耐磨复合钢板的基板为低碳钢或低合金。不锈钢等韧性材料,体现双金属的优越性,耐磨层抵抗磨损介质的磨损,基板承受介质的载荷,因此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可以承受物料输送系统中承受高落差料斗等冲击和磨损。
较好的耐热性合金耐磨层推荐使用在≤600℃工况下使用,若在合金耐磨层中加入钒,钼等合金,可以承受≤800℃的高温磨损。
推荐使用温度如下:普通碳钢基板推荐不高于380℃工况使用;低合金耐热钢板(15CrMo,12Cr1MOV等)基板推荐不高于540℃工况使用;耐热不锈钢基板推荐在不高于800℃工况使用。好的耐腐蚀性耐磨复合钢板的合金层中含有高百分比的金属铬,故具有一定防锈和耐腐蚀能力。用于落煤筒和漏斗等场合可以做到防止粘煤。
品种规格齐全耐磨钢板规格全,品种多,已成商品系列化。耐磨合金层的厚度在3~20mm。复合钢板的厚度***薄为6mm,厚度不限。标准耐磨钢板可提供1200或3800×12000mm,也可根据用户需求,按图纸尺寸定做加工。耐磨钢板现分为普通型、耐冲击型和高温型三种,定购高温耐磨和耐冲击型复合钢板要说明。
方便的加工性能耐磨钢板可以切割,弯曲或卷曲、焊接和打孔,它可以加工成普通钢板可以加工的各种部件。切割好的耐磨钢板可以拼焊成各种工程结构件或零部件。功能及特点可焊接、耐磨性能好。
nm400耐磨钢板横向裂纹多在以下情况发生。①较大的工件未淬透时,在工件的淬硬区与非淬硬区之间过渡处有一个 轴向拉应力,从而引起横向裂纹。横向裂纹垂直于轴,而且从内部产生。②在表面淬火时硬化区和非硬化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切向或轴向拉力,因而形成过渡区裂纹,这种裂纹由过渡区向表面扩展而呈表面弧形裂纹。③工件有凹槽、棱角、截面突变处时常发生弧形裂纹。④淬火工件有软点时,软点周围也存在一个过渡区,该处存在着很大的拉应力,从而引起弧形裂纹。⑤有带槽、中心孔或销孔的零件淬火时,这些部位冷却较慢,相应的淬硬层较薄,故在过渡区由于拉应力作用易形成弧形裂纹。(3)网状裂纹这种裂纹是一种表面裂纹,其深度较浅,一般在0. 01~1. 5mm左右。裂纹走向具有任意方向性,与工件的外形无关,许多裂纹相互连接构成网状,裂纹分布面积较大。当裂纹变深时,网状逐渐消失;当达到1mm以上时,就变成任意走向的纵向分布的少数条纹了。网状裂纹多在以下情况发生。①表面脱碳的高碳钢工件淬火后极易形成网状裂纹。这是因为表面脱碳层淬火后,内层马氏体含碳量比表层高,这样表层形成的马氏体与内部的马氏体体积差大,使表面造成很大的多向拉应力。在某些合金钢中,脱碳油淬后便可能形成这种网状裂纹。②一些在机械加工中未完全除去脱碳层的工件,在高频淬火或火焰淬火时也会形成网状裂纹。③在实际生产中发现,40CrMnMo钢锻铁毛坯,因加工余量较小,粗加工后仍留有黑皮,淬火后在原黑皮处(即脱碳层)常发现网状裂纹。但是,并非脱碳层一定会产生网状裂纹。当表层完全脱碳时,淬火后表层为铁素体,因铁素体塑性好,易变形,可使应力松弛,则不易形成网状裂纹。(4)剥离裂纹剥离裂纹的特征是淬火后裂纹发生在工件次表层很薄的区域,裂纹与工件表面平行。这种裂纹多发生在表面淬火,或表层渗碳、碳氮共渗、渗氮和渗硼等化学热处理的工件中。裂纹位置多在硬化层和心部交界处,即多产生在过渡区中。例如,合金渗碳钢工件,以一定速度淬火冷却后,渗碳层组织为马氏体、碳化物以及残余奥氏体,过渡区为贝氏体+马氏体,或者托氏体。心部为铁素体+珠光体。